学校开展“四史”主题书法绘画展

在校运会中,学生方队献礼建党100周年

电梯学院院长与学生谈心谈话,鼓励学生成为大国工匠、技能报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宣讲会

思政教师宣讲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

五四青年节,团员在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进行入团宣誓

新发展党员在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进行入党宣誓

新生参观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学校举行纪念活动降半旗致哀

在期末考试中,学生演绎党史故事经典片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作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等系列重要指示,为学校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我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把思政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把“大思政课”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推动思政教育与职业认知、专业教育、行业教育等协同融合,教育引导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抓好思政课程主阵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成效

学校党委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政治任务,持续在统筹部署上下功夫,着力推进了马院建设新标准(2023年版)的贯彻落实,树立“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等工作,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资源配置、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支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尤其是马院建设新标准颁发后,马院的思政课教师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捷报频传:在全国思政教指委组织的微课大赛中,获重庆赛区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在重庆市教委2023年启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优质课评选中,获二等奖;在重庆市教委第二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获评二等奖;在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中,获三等奖;在重庆市职业教育协会2023年度“高质量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在江津区思政教学设计和微课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校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发展的契合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积极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思政课与时代、实践同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从本质上来看,‘大思政课’可以理解为大‘思政课’,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大思政课'‘课程'属性,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断丰富育人内容和形式、扩展育人主体和空间、整合育人资源和力量。”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鹏飞表示,在“德法”课教学班试行的“学用行”教学法,思政课“价值引领”取得了“四不四多”的实效:女生穿着不再暴露,男生不再挂金带银,头发不再烫染彩色,男女不再轻率恋爱;感恩孝亲、文明礼仪、节约勤俭和自觉读书的多起来了。

打好课程思政组合拳,思政育人格局有样本

学校着眼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探索与实践,通过不断推进强化育人系统设计、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强化项目示范引领、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强化思政育人融入、完善育人评价体系以及强化品牌活动效应、营造浓厚育人氛围等“四个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在保障机制、全面深化、评价体系、育人氛围和工作开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供复制、可借鉴的行动样本。

2022年以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3项,8项教育优秀案例及论文获评市级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8项课题立项市级课程思政类课题。在学校开展的优秀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学案例及优秀“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涌现了《数据的存储》《用词云图读懂二十大报告“关键词”》《智慧甩挂,“疫”路畅通》《高举旗帜、传承初心、踔厉奋发、逐梦前行》等10个优秀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教学案例。

“学校力争打造‘一学院一特色、一专业一特色、一课程一特色、一教师一特色、一教学组织一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确保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教务处处长陈国靖表示,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由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位一体”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四覆盖”: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课堂、所有教师;做到课程思政“四融入”:融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案讲稿、讲义教材。

依托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思政教育活动有亮点

“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请大家扫描桌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星火研习社的同学们为大家录制的党课音频和视频。”

在金沙城js9线路检测中心业余党校的研学课堂上,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讲解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们讲述党史故事,介绍中心自制新媒体作品。

中心自2022年5月建成以来,已接待近3万人次参观研学活动,开展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打造了微党课、“党史故事我来讲”系列微视频、“铸能思源·习语声声——原著阅读微音频”等新媒体产品,与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聂荣臻纪念馆等江津本土红色基地签订校馆共建协议,携手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育人,牢筑红色根基”党的建设要求,以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打造“思政课教学实践平台”“新青年引领培育平台”“一站式党群服务平台”“新媒体网络育人平台”等“一体四翼”思政育人平台把中心打造成党员学习交流园地、培养教育基地、服务师生阵地和宣传引领高地,用创新实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学校依托中心申报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获得2023年度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中心指导的思政类学生社——星火研习社成功立项重庆市“一校一社一品”优秀学生社团;学校申报的场馆育人项目《以党员学习教育服务中心为依托 探索“党建+思政”育人体系融合模式》成功入选2024年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

“我们要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校党委书记向晓春谈到对“大思政课”的总体部署时表示:“大思政课”是时代大课、理论大课、实践大课,需要有大视野、大情怀和大格局,但是却需要在“小”“细”“全”上下功夫。全体教职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后勤保障人员,都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创新方法,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汇聚的“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 (文图/党委工作部)


辑:雷

核:向